很多企业都在做财务预算,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些企业干脆放弃,不再做了。

很多专家都在讲财政预算,讲得很好。老板和财务人员都爱听,听完都兴奋不已,但真正付诸实践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财务预算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

众所周知,财务预算的基本目的是有效增加营业收入,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最终增加利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现实中,很多企业终于把财务预算做成了一种正式的工作:每年年底都在做第二年的财务预算,但是做好的预算第二年执行不了,第二年年底继续做下一年的预算.

究其原因,很多企业都是在建造空中楼阁,缺乏有效财务预算的必要基础条件。

一、不能有效执行财务预算的原因:

1.缺乏基本的财务会计数据。

预算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以实际的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使预算数据符合企业实际并得到执行。

但现实中,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导致财务会计数据不完整、不详细、不准确甚至不真实。这样,财政部门必然无法根据会计数据编制财政预算。

也有很多企业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大而规范的企业做法,片面主张全员预算,要求业务部门自行编制预算。结果是因为业务部门不设统计岗,缺乏基础数据基础,被迫自己编预算,只好拍脑袋拼凑数据。这样产生的预算结果当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由于财务部门缺乏全面详细的基础会计数据可供参考,无法对业务部门提供的预算数据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调整。最终导致整个公司的财务预算东拼西凑,脱离实际。

这样做出来的预算,当然不会起到指导业务的作用,相反,甚至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2.缺乏相应的内控基础。

预算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但如果只有预算数据,没有相应的具体内控措施来跟进和进行日常控制,那么成本和费用还是会失控。当问题最终暴露出来的时候,就为时已晚,预算也就成了无用的数字游戏。

很多企业,特别强调数字化管理,只是单纯强调数字化管理,没有考虑到后续的配套控制措施。导致预算指标得不到有效执行,导致预算最终演变成正式工作,这也是很多企业财务预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有效开展基建财务预算的需求:

为了有效地开展财务预算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开展财务预算的基础:

一是要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合理调整,建立产融一致的财务会计制度,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全面、详细、准确。有了这些基本的会计数据作为基础,我们才能编制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数据。

二是完善内控管理措施,包括各项内控规章制度和流程,全面建立内控管理体系,确保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与资本、资产、成本和费用有关的所有方面,可以不时得到有效的监控。这样可以及时跟踪相应预算指标数据的执行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第三,完善各项财务报告制度,特别是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及时利用内部管理报告收集、加工、整理企业管理各方面的数据,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通过内部管理报告及时监控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了全面详细的内部管理报表,可以使预算指标的分解和执行更加准确合理。同时,通过使用内部管理报表,可以更加及时、方便地跟踪预算指标数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

第四,要建立财务分析体系,进行有效、全面的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过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企业管理的下一步改进指明方向。因此,财务预算不能只是机械地照搬历史数据,而必须建立在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财务预算。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分析,那么财务预算当然也不能有效地进行。

当企业具备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就可以正常开展财务预算工作。

三。有效财务预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财务预算有很多方法。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当业务部门没有自己的预算时,我经常使用财务预算的流程和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因为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是增加收入,控制成本费用,增加利润。因此,作为财务预算的结果,有必要制定出合理的、可以实施和考核的经营任务指标。通常,业务任务考核指标包括:收入指标、成本指标、费用指标和利润指标。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还可以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其他预算任务指标,如销售额、毛利率等等。这样,制定财务预算最重要的数据依据就是损益表;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损益表。因此,我的财务预算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的:第一步,根据利润表及其历史数据,设计编制预算工具3354“利润计算表”。利用这个预算工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收入数据,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成本、费用、利润、税金、折扣等数据。

第二步,如果公司老板对下一年度要实现的营业收入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可以直接使用老板预期的收入数据,使用预算工具计算出相应的利润数据;或者公司老板对下一年度要实现的利润有明确要求,可以使用老板预期的利润数据,使用预算工具反推相应的收入数据。

但是,如果公司老板对下一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利润没有明确的要求,可以使用预算工具,根据收入的不同增长率(如10%、20%、50%等)计算出相应的利润数据。).

然后将计算结果提交给公司老板,老板初步确定公司的预算任务指标。基于老板财务计算出来的预算数据来确定预算任务指标,更符合企业实际。

第三步,将公司老板确认的业务收入指标数据或利润指标数据分解到相关业务部门,再将分解后的指标数据提交给业务部门进行讨论、调整和确认。

第四步,汇总业务部门确认的指标数据,返回给公司老板,由老板最终确定公司的整体营收或利润预算指标数据。

第五步,根据老板最终确定的收入或利润指标数据,使用预算工具分别计算出相应的成本和费用数据。尤其是专项费用的预算,还需要按照成本核算流程,计算库存、采购、生产等环节的数据。

第六步,分解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指标的数据。进入相关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并制定出各部门的预算任务指标,最终形成完整的预算计划。

四、合理设计和选择预算考核指标。

预算指标是公司各部门努力的方向。他们会关注公司的任何评估。因此,预算任务指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比如某高端餐饮集团,老板只给每个店的总营业额定了一个预算任务指标。于是乎,一家店的经理,每当有公司总部的领导来店里,都会主动用最贵的菜招待。甚至到了月底,发现无法完成当月营业额目标时,在店里组织“表彰会”,表彰先进员工,然后用最贵的菜进行内部招待。所有招待费都包含在该店当月的“总营业额”中。当公司老板发现这种考核的弊端时,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最后,他不得不将其调整为多项预算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再比如,有一家餐饮连锁企业在制定预算任务指标时,不区分后厨部门和前厅业务部门,统一使用“门店利润”进行考核。导致后厨和前厅部门经常互相指责,内部矛盾激发门店无法正常运营。最后,老板决定单独给厨房部定“厨房利润”指标,让店铺继续正常经营。

五、合理确定预算指标考核的方式方法。

预算评价指标是否合理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合理指标制定后的评价方法是否合理也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这里有两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在成本考核中,通常用成本率来制定预算考核指标。有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设定了固定成本率指标数据,比如35%。如果超过这个数据,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每个月月底店长都会严令会计把成本率定为35%,于是会计不得不做一些虚假的入库入库数据,把成本率凑成35%。当然,经过这样的处理,老板最后看到的数据基本都是假数据。也就是预算管理的结果,大家都骗了老板。这是老板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初万万没想到的。

再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某公司有详细的预算和严格的控制措施。规定:员工离开办公室必须关灯,否则每次罚款50元;员工上班迟到,每次罚款500元。老板的意图很明显,要重罚,保证预算指标能严格执行。于是,骨干员工主动辞职。其中一个员工说,你不就是想省钱吗?以后我不拿你工资了,你就能省更多钱了?

预算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把公司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与公司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但由于预算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预算考核方式不合理,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员工与公司和老板产生隔阂,与实施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这也是很多公司预算失败的主要原因。

举报/反馈